仲裁协议的概念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发生争议所采取的解决措施事先作出的协议,一般以书面形式表达。仲裁协议的作用在于规定了双方不能直接向法院寻求解决争议的权利,而是通过仲裁方式来解决争议。
仲裁协议条款的必要性
仲裁协议条款是一份重要的合同条款,它确立了当事人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方式和程序。如果没有仲裁协议条款,当事人就可能会将争议交由法院审理,由此导致两者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仲裁协议的内容
仲裁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仲裁的方式、仲裁地点、仲裁的程序、仲裁费用、仲裁语言、仲裁庭的组建和仲裁程序。
仲裁的方式
仲裁的方式分为专家型仲裁、常规仲裁和听证型仲裁。专家型仲裁多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常规仲裁多用于商业、劳动纠纷,而听证型仲裁多用于医疗纠纷。
仲裁地点
仲裁地点是指仲裁庭所在的行政区域,一般根据当事人的意愿确定。但是,当事人亦可由仲裁庭自行决定仲裁地点,并在当事人间达成仲裁协议时作出说明。
仲裁的程序
仲裁的程序包括仲裁程序的开始、调解程序的可能性、申请仲裁的形式、案件受理的条件、听证的程序、证据的收集和质证、仲裁裁决的发表等等。在具体实践中,当事人只需遵守前期程序要求即可。
仲裁费用
仲裁费用包括仲裁费、受理费和属于当事人支付的费用。在仲裁费用方面,大多数仲裁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争议的价值确定仲裁费。而受理费是在仲裁程序开始前缴纳,费用不高。
仲裁语言
当事人应确立仲裁的语言。如果仲裁庭语言与当事人语言不同,当事人有义务为提供翻译、口译或笔译等费用。
仲裁庭的组建
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规定仲裁庭组成的条款。当事人也可以在当事人提交仲裁委员会之前就达成有关仲裁庭的同意。如果仲裁机构经过审查后发现有关仲裁庭的组成不符合适当性要求,可能会要求重新组建庭首。
仲裁裁决的执行
仲裁裁决是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判决必须当即执行,如果当事人不执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观点
综上所述,仲裁协议条款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合同条款,在合同签订前要慎重确认并认真制定。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同时也是契合市场经济环境的行业规范,其作用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