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以后批捕的应对策略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待办案件期间,经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的一种处理方式,在该强制措施期间嫌疑人可以回家住等。但是,有时候取保候审并不能避免被批捕。本文旨在探讨取保候审以后批捕的应对策略。
1.认识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的一种手续,是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在接到取保候审决定书后,需要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遵守所在地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有关规定。
2.了解批捕的条件
批捕是指依法经过程序,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的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嫌疑人羁押起来。批捕的条件包括:有立案侦查的必要性;有逃跑危险的情况。
3.排除取保候审期间违法行为
在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一定要按规定遵守,不能犯任何违法行为。如果取保候审期间发生重大的违法行为,很可能导致被批捕的风险增大。
4.联系律师代理
一旦涉及到批捕的情况,嫌疑人需要及时联系律师代理。律师代理能够向犯罪嫌疑人作出适当的说明和处理,协助其排除批捕的风险。
5.积极配合调查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需要对嫌疑人进行调查,嫌疑人必须积极配合,不能阻挠调查。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嫌疑人的良好态度,从而降低被批捕的可能性。
6.到场应对
如果嫌疑人接到批捕通知书,需要及时到场应对。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能有过激反应。
7.申请改变强制措施
如果嫌疑人被批捕后,认为自己仍可以取保候审,可以根据情况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改变强制措施。
8.发动群众力量
一些犯罪嫌疑人会采取包围警局、举行游行等极端手段来制造舆论压力。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结论:在取保候审以后批捕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必须保持冷静、理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与律师取得联系并积极配合调查,并在必要时请律师向法院申请改变强制措施,更重要的是不能激怒执法力量,建议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采取过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