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中的调解过程
在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的仲裁程序中,法律规定了调解作为一种解决争端的方式。但是,调解并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的。以下是仲裁中的调解过程。
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在仲裁庭确定仲裁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后,仲裁员会在仲裁书面通知中通知双方到场。在庭审前,仲裁庭将向双方当事人提供书面通知,包括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
调解会议的概述
在调解会议开始时,调解员将简要介绍调解过程,并告诉双方参与调解的好处和条件。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调解,如果同意,调解员将就争议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单独会谈。
调解员的角色
调解员是一个既不属于原告也不属于被告的人,也不会对任何一方当事人有偏见。调解员的角色在于促进双方当事人的协商和解决争端。调解员不会发表任何裁决,不会代表任何一方。他们的职责是帮助当事人协商达成解决方案。
调解程序
调解会议通常分为3个部分:1)开会前调解员与原告会面单独讨论;2)开会前调解员与被告会面单独讨论;3)双方当事人参加联席会议进行谈判,调解员提供帮助。
联席会议的注意事项
在联席会议中,双方当事人将讨论决定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员会协助协调会议,以便达成协议。调解员将解释仲裁程序,掌握纠纷的基本事实和法律关系,并帮助双方制定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协商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达成一致。为了达成一致,双方当事人通常需要让步。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了协议,调解员将协助双方记录协议,并要求双方签署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的有效性
签署调解协议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已经自愿达成协议,且双方都明确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一旦签署调解协议,双方不能变更协议内容,并且协议将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
调解协议的处理方式
如果调解协议按照规定得到批准,调解员将要求双方当事人按照协议中确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解决。如果任何一方未能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调解协议。
仲裁的结果
如果仲裁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双方已经达成解决方案,仲裁员将审议并批准协议,然后终止仲裁程序。如果仲裁员未能批准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以继续仲裁并请求裁决。
观点
调解在仲裁程序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并建立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双方当事人不但可以互相倾听对方的想法和问题,更可以创造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调解是化解争端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