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拘留或者被逮捕后,符合法定条件,由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并约定回来接受调查、询问、审讯等程序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可分为两种类型:取保候审和取保候审候查。
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有落户证明,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有固定住所或者工作单位或者有可以联系到的社会关系人员。
不属于重大暴力犯罪、贪污贿赂、毒品犯罪等不宜取保候审的类型。
取保候审的流程
当被采取刑事拘留或逮捕强制措施后,其家属或代理人需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公安机关法定时间内应当依法审核申请。若审核通过,则签署取保候审协议并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经济担保。经过签订协议并缴纳保证金后,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可正式离开看守所,回到家中等待开庭审查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保证金吗?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经济担保,具体数额应根据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罪行情况、社会关系等因素来决定。保证金的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房屋、土地或其他有价物品。若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在协议期限内不出现在法庭,保证金将被没收。若其出席庭审,则保证金将在庭审结束后退回。
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协议规定,不得离开居住地、流窜作案或者妨碍案件侦查。同时,可被要求出示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明等相关证件,接受逐期的电话或上门签到。若出现违反协议情况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保释金被没收。
取保候审的优缺点
取保候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安置者的人身自由和住处权,有利于被安置者继续进行工作或生活。但是,对于监管和去掉是一定会加大难度,同时,被安置者的行踪也会受到一定控制。
取保候审和其他强制措施的对比
与逮捕、拘留等强制措施相比,取保候审措施相对宽松,能更好地保障被安置者相关权益。另外,强制措施所需的证据标准不同, 若证据不足,采取强制措施的证据处理难度将大大增加。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行使诉讼权利
被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仍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如申请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等。同时,被取保候审人需配合出庭,参与审判活动。不配合则可能会被收回取保候审,甚至撤销取保候审。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拘留或逮捕的人员的家属或代理人,可以通过挂号信、当事人到所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申请取保候审。申请时需提供被申请人的人身身份证明和证明在当地有固定住所或者工作单位,同时需提供拟保证金或者经济担保的具体形式及数额。
取保候审协议解除条件
取保候审期间,若被取保候审的人违反了公安机关的规定或者取保候审协议中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解除取保候审,并按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若因被取保候审人的原因造成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后果,则保证金也将被没收。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人应当严格遵守协议条件,否则将会被采取强制措施。要了解自己权益和义务,具体问题需要根据个案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