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仲裁 不在当地

仲裁 不在当地

在企业年报中,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段提醒:企业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在进行到第一审时,由于仲裁委员会不在企业所在地,导致企业增加了非常大的成本和风险。这种情况在实际中确实经常出现,那么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呢?

1. 劳动仲裁委员会变更了管辖权

有时候,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受理申请后会变更管辖权,把案件移送到其他地方处理。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与仲裁员会及时沟通,表达反对意见。如果分歧无法解决,可以通过申请撤回仲裁申请或者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来解决。

2. 企业主体在异地,应当通过申请转移管辖权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如果企业主体在异地而发生争议的是异地被告的权利、义务,当事人也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转移管辖权,让案件由异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但是,这种情况下,双方都需要领取、送达法律文书,因此会增加培训费、人员成本开销。

3. 与原告协商,延期或提前处理

如果企业方面已经准备充分,而仲裁委员会的开庭时间不是那么符合要求,企业可以在尽早与原告协商的情况下,请求改变开庭的时间,让案件于开庭时间在更适宜的时间进行。如果不能达到共识,企业也有权前往法院,而不是劳动仲裁委员会。

4. 对安排日程提出异议

仲裁 不在当地

如果开庭时间在企业重要活动期间,如招标、集体联欢和大型会议等,企业可以对开庭日程提出异议,并附上合理的原因。如果仲裁庭不肯调整日程,企业可以前往法院主动延期,但是如果最终判决不利于企业,企业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费用。

5. 按时间分阶段处理争议

如果企业方面并未完成相关的调查和沟通工作,在仲裁过程中,企业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分期处理的要求。这种方式一般会在争议的不同阶段展开,以更精确的处理问题。但是,分期处理在时间和成本方面都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和风险。

6. 委托地附近的律师进行辅助处理

如果仲裁委员会不在企业所在地,企业可以请当地的律师去规划处理方案。由于律师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这种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结果。

7. 在已有裁决和合同背景下进行裁决

企业可以将已有的裁决资料提交到仲裁委员会,并在合同中加入仲裁解决条款。这样,如果出现任何争议,可以根据合同中的条款,正式提交给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

8. 提前准备好仲裁和解方案

仲裁和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因此,企业可以在仲裁开始前,请专业律师起草好和解方案。这样有助于简化后续的争议解决流程,以达到双方共识。

9. 加强劳动法规知识的学习

虽然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很多,但是劳动争议仲裁是具有高重复性的一件事情,企业可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劳动法规知识水平。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企业在仲裁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10.观点

总之,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保障。如果企业遇到了仲裁不在当地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劳动争议仲裁前能够预判和规避潜在的风险和成本,以达到更好的谈判结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仲裁 不在当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