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2014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是一个对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变革。新法规定了更加严格的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程序,同时加强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着重处理了个别劳资矛盾。
2. 共同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公平原则,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应公正合理地执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工资待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双方可以约定的事项必须遵循法规、法规章程和行政法律文件的规定。
3. 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应该在劳动合同签订前,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签订期限为无固定期限、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三种,其中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是重要变化之一。
4. 劳动合同解除
在《劳动合同法》中详细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和条件。劳动合同一方无故违反合同规定,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双方提前协商解除合同需要签订书面协议。员工因调整企业就业表现为合同自然终止,但须为合法合理的调整。
5. 解除赔偿
当用人单位法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除了按照规定通知职工外,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方,在双倍工资基础上再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对违规解除劳动合同方,主管部门还会进行处罚。
6.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方式,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可以协商解决或者通过工会组织、人民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进行处理。但职工方也需要履行法律程序,进行举证负担。
7. 禁止性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一些禁止性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限制职工权利,例如拖欠工资、变相降薪、强制劳动等行为。同时,职工也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不得泄露公司机密。
8. 罚则与效力
《劳动合同法》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吊销经营执照、罚款等。对于未签劳动合同、未支付经济补偿等情况,员工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该法的效力不仅仅在于惩戒机制,更为它的落实,让一项法律法规迅速生效和成为实质性保障人们权益的指导性依据。
结语
总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变化,规定了更加严格的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程序,强化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着重处理个别劳资矛盾,特别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更好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需要严格遵循法规、法规章程和行政法律文件的规定,尊重职工的权益,使劳动关系更加协调和谐。
观点: 坚持《劳动合同法》的落实能够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