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逃跑、毁证、妨碍侦查等情况,而且案件量刑较轻,法院可以对其进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程序
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被逮捕后,可以在拘留所内向劳教机关、看守所、禁闭场所或者拘留所下达书面保释通知书。警方收到后,就会将其送交法院进行保释审查。
取保候审的条件
1.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会逃跑;
2.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会毁灭罪证;
3.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会继续犯罪;
4.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固定住址或者固定工作;
5.案件性质较轻。
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如果案件需要延长审理期限,法院可以视情况延长取保候审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
取保候审需要由担保人进行担保,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按时到庭或者逃跑,担保人要负全部或者部分的责任。
取保候审的悔过表现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如果有悔过表现,可以向法院提出自首申请。如果被法院允许,自首人将被特殊处理,情节轻的可以直接获得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取保候审和不逮捕有什么区别?
虽然取保候审是非常类似于不逮捕,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不逮捕是当事人不被拘留,可以自由的活动;而取保候审是当事人不能离开住所、乘坐飞机、船只等交通工具。
取保候审的利弊
取保候审的好处是可以在不用进入监狱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原有的社会角色并待审。但坏处是会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出入和活动。并且取保候审的期限也有限制,如果案件进展缓慢,可能会影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结论
取保候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程序,主要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涉嫌犯罪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必须的弊端,所以应该在具体案件中谨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