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刑事取保候审后的程序

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以保释的方式让犯罪嫌疑人在指定的时期内不被拘留,但需要按照规定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取保候审通常是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被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2. 取保候审的程序是什么?

当被怀疑涉嫌轻微刑事案件时,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具体的程序流程如下:

公安机关将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传唤至所在派出所或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犯罪嫌疑人被传唤时需带好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公安机关进行初步调查,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如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需要与犯罪嫌疑人签订取保候审书;

犯罪嫌疑人签订取保候审书后被释放,通常需要每月到公安机关报到并保持通讯畅通;

刑事取保候审后的程序

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公安机关会根据事实的情况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

3. 取保候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要想被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比较轻微,不属于刑法规定的严重罪行;

犯罪嫌疑人有比较稳定的住所和职业,社会关系相对清白;

犯罪嫌疑人不会逃跑,不会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威胁证人;

犯罪嫌疑人在逃跑和滋扰作证的风险较小时,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才有可能得到实施。

4. 取保候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应该了解以下的权利和义务:

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申诉、控告、监督等权利,可以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

犯罪嫌疑人有义务按期到公安机关报到并配合调查;

犯罪嫌疑人不得改变住所、工作、学习等情况,不得接触被害人、证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

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监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5.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做什么?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仍然保持自由身,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除此之外,犯罪嫌疑人还有一些法定的权利,如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等。

6.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不得违反取保候审协议规定的个人权利和义务;

不得做出可能干扰案件侦查的行为,如威胁证人、销毁证据等;

不得擅自离开取保候审时的管辖区域,如要离开需在公安机关报备;

不得出国、旅游等行为,如确有需要需向公安机关申请批准;

如变更常住地址或者取保候审期间发生严重疾病、意外事故等情况,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7. 取保候审期间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情是否成立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若不成立则予以关闭案件。若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其他违法行为,或者不履行取保候审协议中的义务,则公安机关有权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并采取逮捕等措施。

8. 取保候审期间有无法人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方法?

如果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无行为能力人,就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履行取保候审的义务。如果无法确定其法定代理人,公安机关会联系相关机构,并依法对此类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

9. 刑事取保候审与惯常的保释方式有什么不同?

刑事取保候审是以保释的方式让犯罪嫌疑人在指定的时期内不被拘留,但需要按照规定配合调查。它与常规的保释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常规保释方式的被保释人享有更多的个人自由,但需要缴纳一定的保释金。

10. 结语

刑事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比较温和的措施,相对于拘留等强制措施更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另外,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后,犯罪嫌疑人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否则随时有被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可能。

总之,在处理轻微刑事案件时,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刑事取保候审等温和的强制措施,防止影响被告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刑事取保候审后的程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