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传唤后,申请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决定是否放人,并签订取保候审书,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案接受调查、审讯等处理。
目的是为了保证犯罪嫌疑人不社会危害,同时保障涉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时,需要判断以下三个条件是否满足:
犯罪嫌疑人有固定住所和就业;
犯罪嫌疑人有合法的身份证件和联系方式;
犯罪嫌疑人没有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危险性。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时到案,不得拖延时间;
不得随意改变住址,需要事先与公安机关报备;
不得离开所在地,也不得前往案件所在地;
不得参加与案件相关的活动或聚会;
不得接近或者威胁证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
不按时到案将会发生什么?
如果犯罪嫌疑人未按规定时间到案,公安机关将会撤销取保候审决定,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
同时,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朋友等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为他们可能为犯罪嫌疑人隐瞒行踪或提供帮助。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下列渠道申请取保候审:
口头申请;
书面申请;
律师代理申请。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离境?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境,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相关规定,被吊销取保候审资格。
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境(如探亲、旅游等),需要提前向公安机关申请,并提供一定的担保证明等材料。
如何解除取保候审?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已经不存在继续取保候审的必要,可以解除取保候审,同时将案件转交审查起诉机关处理。
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主动向公安机关申请解除取保候审,但需等待公安机关审批后方可生效。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有何区别?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都是对涉嫌犯罪的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但二者有以下区别: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签发,监视居住由法院签发;
取保候审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案,监视居住则要求被监视人随时报到;
监视居住期间被监视人需要按规定时间每天到指定地点报到;
取保候审时限不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6个月。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种常见的强制措施,一旦被采取,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如不按时到案、私自离境等都会导致取保候审资格被吊销,加重后果。如果遇到取保候审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