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取保候审可以去酒吧

取保候审可以去酒吧

取保候审是指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在未被判决前,保证其回到社会生活中并正常工作、学习等,同时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但这一程序是否意味着涉案人员可以不受限制地到处逍遥呢?比如,可以去酒吧,和朋友畅饮一番?本文将通过分析相关法规来解答这一问题。

取保候审是有条件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是有条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收回取保候审决定,执行逮捕:(一)逃遁的;(二)灭迹的;(三)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规避侦查措施,影响案件的侦查进展的;(四)有以上情形之一而不在逮捕他的,可能会导致他人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危害的。”

当场掌握或发现取保候审人员有违法行为的,主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可以派人将其带回,并报告批准该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决定撤销或者改变取保候审措施。因此,取保候审人员需要遵守相应的条件,否则取保候审措施可能会被收回。

取保候审期间的限制

那么,取保候审期间是否有具体的限制呢?我们来看一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协助诉讼人员、检察机关和辩护人、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处理案件时制定的规定,不得阻碍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协助诉讼人员、检察机关、辩护人、被害人和其他相关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因此,被取保候审人员需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阻碍诉讼和侦查工作的进行,同时不得干扰证人、鉴定人等职责的履行。

去酒吧是否合规?

取保候审可以去酒吧

那么,可以走进酒吧,消费也不会有问题吗?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依法行为的基本道德要求,不得有损社会公德、诋毁、侮辱他人等行为,不参加社会公祭、婚姻、葬礼等活动,不参与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去娱乐场所、危险区域等场所或者从事危险运动等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员是被禁止去酒吧等娱乐场所的,而这也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基本道德要求的。

结语:遵守法律,避免麻烦

综上所述,被取保候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上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保持诚实守信、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以避免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涉法和影响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协助工作,帮助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取保候审可以去酒吧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