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方式:解除和解除
介绍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或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是劳动关系结束的法律过程。劳动合同可以通过解除和解除两种方式来终止。本文将对解除和解除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解除
解除是指当事人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员工必须首先发起终止劳动关系的请求,在此基础之上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使其合法失效。
解除合同的方式
解除方式包括书面解除和口头解除。虽然法律上没有对口头解除有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口头解除也可以被视为有效解除方式,但解除事实必须被证明。一般来说,口头解除如果不被证明很难起诉。
解除应该满足哪些前提条件
在解除合同时,其必须合法,合法解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遵守法律程序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的法律程序执行。
解除事由是正当的: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当事人达成协议,双方均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补偿处理:交换应获得合理的经济补救,一般需要支付赔偿金。
什么是解除
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同意双方的前提下,被某一方终止,由于是经过同意达成的,因此属于自愿性质。解除不需要诉讼程序,自由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的前提条件
解除需要双方协商一致,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如果有以下情况,依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双方协商一致。
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事实,危及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劳动合同目的终止劳动合同。
解除还是解除?
在劳动关系中,解除和解除各有优劣。解除的双方达成协议,相对来说关系更加和谐、患得患失的情况更少,双方都可以快速转入新的生活或工作状态。而解除相对复杂,在赔偿和解决方案方面要求更高,一旦解除,往往需要法律程序支持才能完成。双方维持关系患得患失的情况较多。
结论
无论是解除还是解除结束劳动合同,都需要依法依规进行,尊重劳动法律法规,不可违法操作,包含但不限于一些非法解除、包办婚姻、殴打、恐吓等行为,切记不可因情受困,而导致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了解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知识,避免在解除过程中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