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和解:化解双方矛盾的良策
当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纠纷到达一定阶段,仲裁成为很多人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即使仲裁判决已经做出,纠纷也不一定就真正得到解决。事实上,许多仲裁纠纷最终都是通过和解解决的。仲裁后和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减轻裁决执行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双方重新建立互信和良好的关系。
仲裁后和解的基本条件
像仲裁一样,和解也需要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需要明确纠纷的事实和争议点,一般要在仲裁庭的授权范围内达成。此外,和解协议必须经过仲裁庭的认可,才能成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和解协议的主要内容
和解协议要清晰明确,以避免后期对协议的争议,主要内容包括:
纠纷的当事人及争议点;
各方的权利义务;
和解协议生效的时间和地点;
如何解除协议及其后果等。
和解协议优势
和解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减轻当事人因执行仲裁判决而产生的矛盾。此外,和解还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因为它可以在仲裁庭做出判决之前就解决争议。最重要的是,和解可以实现“零风险”,即当双方达成和解并签署和解协议后,就不再担心是否会有未知风险。
和解协议风险
当然,任何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历来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和解也同样存在一些风险。特别是,如果和解协议对当事人的利益不公,那么和解的签署将使受害方树敌,增加与其他人的纠纷。此外,如果协议未能清晰明确义务和权利事项,可能会让一方随时因仲裁判决执行结果而再度提出诉求。
和解协议的履行
和解协议所规定的义务和权利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执行。如果违反和解协议,将会出现法律纠纷。在和解协议生效之前,应当尽全力排除所有可能的异议,不得转移敌意或对抗地解决争端。为了保持双方的诚信,建议和解协议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及处罚措施。
和解协议的执行方式
和解协议已达成,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执行协议。对于某些内容,和解协议有明确的执行方式,例如支付一定的款项或实现某些行为。对于一些较为模糊、泛泛而谈的内容,比如法律纠纷后的关系和合作,执行将变得相对复杂和困难。
仲裁庭对和解协议的态度
仲裁庭总是对和解协议表示欢迎,因为和解不仅可以为当事人带来便利,而且可以缩短庭审时间和费用,还能避免调解及执行判决的风险,实现胜利和谐的双重效果。
为什么和解是最佳选择
和解虽有其风险,但它仍然被视为解决纠纷的最佳选择。与诉讼相比,和解通常更便捷、低成本、程序简单,有助于增进当事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减轻仲裁庭负担,成为企业和员工等纠纷当事方解决矛盾的良策。
总结
通过仲裁庭进行和解,即便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和解协议的签署,也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仲裁执行风险的缘由,有助于恢复双方的合作关系,化解同类或类似案件的司法追诉,不仅有益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发展,也有益于对纷争问题的解决。
和解往往比诉讼更有利于当事人,使得双方都能够满意,并铸就一个含金量较高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