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看守所能取保候审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以刑事拘留的嫌疑人在取得保证金后,暂不收押于看守所,而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到案受审的一种刑事保释措施。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取保候审?
1. 没有潜逃、抗拒执行或者其他影响取保候审的行为;
2. 没有前科或者前科未终结;
3. 没有对社会危害性较大的其他行为。
为什么不进看守所也能取保候审?
2021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刑事案件全国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中不少见案件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人民法院任何情况下不得规定对被告人强制实施羁押措施的方式和场所,对适用取保候审不得限定是否进入看守所等场所。”
为什么之前需要进看守所?
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刑事拘留的嫌疑人一般需要先进入看守所,经过审批后方可取保候审。
这一政策对被拘留的嫌疑人有什么好处?
不进入看守所取保候审,一方面可以降低被拘留人员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另一方面减少看守所的负担。同时,对于一些无需强制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加保护其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侵害。
不进入看守所是否意味着嫌疑人轻罪无罚?
不是的,不进入看守所取保候审只是一种保释方式,并不代表嫌疑人没有罪责。嫌疑人仍需按照法律程序接受审判,如果被判有罪,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进入看守所取保候审会不会有风险?
取保候审的前提是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不存在潜逃、抗拒执行等行为,且没有前科或前科未终结。如果被拘留人员存在以上行为,可能会对社会带来风险,应当维护社会安全,适用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严格遵守法院的限制和规定,按期到案接受审判;
2. 不得再次犯罪,否则将取消取保候审,进行强制措施;
3. 取保候审期间应当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积极改造自己。
结论
不进入看守所能取保候审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被拘留人员的合法权益,降低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并减轻看守所的负担。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也需要遵守法院的规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