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现状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具有程序简便、诉讼成本低等优点。不过,近年来一些争议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前仲裁的问题。
1. 仲裁如何申请
仲裁要申请仲裁局,仲裁局经审核后决定受理。但是,审批时间长、程序繁琐、申请难度大等问题,使得不少人申请仲裁觉得很困难。
2. 裁决强制执行
很多劳动者抱怨仲裁裁决难以被执行。这是因为,裁决书自身不产生强制效力,需要通过法院判决来进行强制执行,这个过程时间长,成本高。
3. 裁决的公正性
部分专家认为,仲裁机构的公正性存在问题,很多时候偏袒企业,对劳动者不公正。这点在一些热点案例中也得到了体现。
4. 辞退违约金
如何界定“劳动者辞职的违约金”,一直是劳动仲裁的难点问题。此前,仲裁裁决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权威解释加以统一。
5. 工伤赔偿
在工伤事故中,工资计算和赔偿标准通常是争议的焦点。除了部分存在工伤赔偿标准不合理之外,一些企业也因为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遭到处罚。
6. 离婚官司
离婚官司中最恶性的问题,就是一方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财产。通过输送期限、拒绝调解等手段,使得对方无法知晓自己的财产,造成不公平。
7. 知识产权一把手
知识产权官司中,门槛极高,大多数人都因资金和专业人才缺口而无法应对。更多的人会找到一些“一把手”级别的律师,性价比更高,但同时也存在律师复杂利益关系的问题。
8. 醉驾
在酒后驾车行为中,如果发生了事故,劳动仲裁通常处于举证不充分的状态。警方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劳动者来说,也很难得到公正的赔偿。
9. 刑事案件
在刑事案件中,把刑事附带民事纠纷一并解决的规范,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这导致了很多民事赔偿的落空。
10. 交通事故
按照民事赔偿标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赔偿标准相当于是法定最高档次。但同时,赔偿标准也远远滞后于日常花销,劳动仲裁在此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劳动者在遇到纠纷时,一方面可以选择仲裁,另一方面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我维权能力,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