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从哪天算起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遇被告人逃避或用暴力等手段阻止诉讼活动的情况下,对被告人实行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限制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指定的监管措施,同时司法机关也会对该案进行调查取证,最终确定是否起诉并移交法院审理。
取保候审从哪天开始算
对于取保候审的限制期限,是从哪一天开始计算的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限制期限从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当天零点开始计算。也就是说,被告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第一天,就算作是限制期限的开始。
限制期限的长短
根据不同情况下的取保候审,限制期限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限制期限最多不超过12个月。如果在此期限内无法作出起诉决定,可以延长3个月。在这15个月内,如果依然无法作出起诉决定,就需要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如果被告人有以下情况之一,需要解除其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主动投案自首的
被刑事拘留的
刑事案件被宣告不起诉的
庭审结束后没有被判处监禁的
解除后的监管措施
被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后,被告人并不会完全恢复自由,而是需要接受其他监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不得离开本市(县)
不得变更住所
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到
不得与案件中的其他人串供、勾结或者进行任何其他方式的干扰、破坏
取保候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被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遵守监管措施,不得超出制定的限制范围
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不得阻碍证人作证
不得进行逃跑、自伤等行为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
被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仍然享有某些权利。这些维护司法公正的权利包括:
请求访问律师
请求延期提供证据的期限
请求查询案卷材料
请求申请取保候审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告人、被害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措施。一般情况下,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取保候审保证书
身份证明
固定住所证明
工作单位证明
观点
在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措施,它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和案件审理进程。被告人需要遵守个人约束性的监管措施,同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以利于尽早解除取保候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