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仲裁申报 时间

仲裁申报的时间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但是,如果劳动者想要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申报的时间限制问题。以下是关于仲裁申报时间的几点注意事项。

合同解除与违法行为赔偿的申报时间限制

劳动者想要通过仲裁要求合同解除或者追赔违法行为的赔偿金,需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工会提出申诉,若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工会未给予答复,也可以在一年内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追偿工资的申报时间

劳动者追偿工资的申报时间限制也是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工会提出申诉。但如果双方存在工资未支付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在最后一次工资到账日起6个月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工资异议的申报时间

如果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关于工资数额等方面的异议,可以在收到工资时起的60日内提出申诉,超过60日则视为放弃。若未得到答复或答复不满意,可以在60日内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申报时间

仲裁申报 时间

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劳动者,如果双方无明确约定的通知期限,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当日将通知送达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临时工的申报时间

相较于正式工,临时工的仲裁申报时间更为复杂。临时工在申报仲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合同条款以及用人单位是否为非法用工。如果用人单位为非法用工,那么临时工仲裁的时间限制会有所变动。

证据保全的申报时间

如果劳动者需要证据保全,应在提起仲裁申请前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但如果仲裁机构无法执行,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诉方式的选择

仲裁申报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工会或者仲裁机构来实现。比较常用的方式是直接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但是,在一些具体情况下选择人力资源部门或工会提起申诉也许更加适合。劳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

劳动者需要特别注意仲裁申报时间的限制,以免因申报超时而失去赔偿机会。在申报仲裁前,先对自己的维权请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应当得到提高,同时也需要用人单位更为严谨地履行劳动合同条款,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仲裁申报 时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