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20%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20%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的一种法律关系,双方应该严格遵守合同内容。然而,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可能会违反合同约定,那么该如何追究违约责任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劳动合同违约赔偿?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是指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制度。

2. 什么情况下需要违约赔偿?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适用于以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劳动报酬义务的;

(2)用人单位不履行提供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权益等义务,造成劳动者损失的;

(3)劳动者擅自离职的;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20%

(4)劳动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劳动的;

(5)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3. 违约赔偿的数额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作为劳动违约时的赔偿,但不得超过应付给劳动者的报酬总额的20%。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就可以按照侵权行为法规定的方式计算违约赔偿金额。

4. 如何申请劳动违约赔偿?

在劳动争议解决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劳动违约赔偿:

(1)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2)在人民法院起诉;

(3)在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

5. 存在欠薪时是否可以要求违约赔偿?

违约赔偿与欠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劳动合同中应该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欠薪属于用人单位未履行支付劳动报酬义务,应当追究用人单位的民事责任;而违约赔偿应当是在合同约定的极限范围内进行协商解决。

6. 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可以直接扣除违约赔偿吗?

不可以。违约赔偿是在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针对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的一种补偿性赔偿,而不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不能用来取代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7. 对于被追究责任的一方有哪些应对措施?

被追究赔偿责任的一方可以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

(1)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请求协商解决;

(2)主动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减少后续风险;

(3)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专业帮助和建议。

8. 如何避免劳动合同违约?

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双方当事人应当理性思考、全面协商,充分明确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避免空口承诺、留下漏洞。此外,在劳动关系维护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该保持沟通、诚信守法,做到及时履行合同义务,避免出现劳动法律纠纷。

观点: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保障,双方当事人应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认真履行义务、维护合同关系,避免违反合同约定带来的不良后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2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