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措施,是对于在调查取证阶段被逮捕、羁押,但又不能立即审判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保证案件侦查需要的前提下,暂不采取羁押措施而设置的一种保释措施。
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我国刑诉法对取保候审进行了详细规定。依据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在侦查阶段,对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取保候审,有保证能够确保到案、不脱逃、不妨碍诉讼活动的财产或者人身担保人的,可以决定不经取保候审直接释放。
取保候审的申请方式
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告人,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一般情况下,建议在律师指导下进行操作,以保证自己的权益。
取保候审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同时还需要提供证明财产、工作和居所等方面的材料。
法院审理取保候审的程序
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后,法院将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并进行严格审查。若受理申请,法院将进行取保候审决定。如果决定同意取保候审,需要交付一定的担保金,并要求保证人进行担保。如果决定不同意取保候审,则需要进行羁押。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有哪些责任
作为保证人,他的主要责任是保证被取保人不脱逃和按时到案。一旦保释期间被取保人出现违约行为,保证人除了要承担房屋、房产、车辆、存单等担保物的财产损失之外,还将要承担被取保人应当承担的一切羁押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如果需要延长,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请,法院进行审查决定。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即总期限不超过1年。
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
1.保证金是可以退回的:当被取保人到案后,受理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要求退保金的,在经过审查后,应将保证金及利息退还保证人。
2.自觉配合司法机关侦查:被取保人不应该随便离开居住地,应该自觉配合司法机关的侦查工作,并提供符合规定的线索。
结论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强制措施,它为侦查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替代了单一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在保护人权、确保公正公平的同时,也需要被取保人和其保证人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