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逮捕后,在未经审判前,以交纳一定的保证金、限制出境、定期签到等方式暂时回到社会生活的一种措施。
取保候审的程序
被拘留、逮捕后,律师和家属要及时联系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在对拘留或逮捕人员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情况进行审查后,可以决定对其实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时需要注意什么?
1. 遵守取保候审的限制要求,如规定的出入境限制、签到时间、电话无法转接等;
2. 不得干扰案件调查及证人作证,不得深入案件的相关区域;
3. 接受警方的监管,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或上访等行为;
4. 交纳保证金等相关费用。
取保候审人员跑了怎么处理?
如果取保候审人员拒不履行取保候审义务或者跑了,警方可以采取追捕等手段进行处置,同时会撤销其取保候审决定,并宣布其逃跑,全国通缉。
取保候审人员逃亡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1. 因擅离职守被追究刑事责任;
2. 因追究刑事责任有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3. 一旦逃亡被宣布,将会影响其人身自由以及其名誉等方面。
取保候审人员如何避免逃跑?
1. 遵守取保候审相关规定,不得擅自出境或者变更常住居所地址等;
2. 加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与涉案人员保持联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财物等;
3.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不隐瞒任何证据或事实,配合完成诸如签到、居住检查等工作。
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禁锢规定?
1. 限制出入境;
2. 不得改变常住居所;
3. 不得与其他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有组织犯罪的集团组织保持联系;
4. 不得接受有关机关、组织和个人的采访;
5. 不得转移、改变、隐瞒、毁灭证据等。
取保候审的时间有多长?
取保候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但是涉及特定案件的可能会有不同。如取保候审期间,检察机关提出了起诉意见,但法院尚未对起诉书进行审查,可以延长一定期限。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拘留、逮捕的人员可以委托律师、亲人或其他合法代理人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公安机关依法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核通过后,可以决定对其实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与保释的区别
取保候审是在刑事案件调查期间由公安机关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而保释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人民法院依法对已经刑事拘留的被告人在出庭前或审判途中暂时释放的一种强制措施,两者性质不同,所适用的人群也不同。
结论
取保候审是一种常见的措施,可以让有些人在未经审判前回到社会生活,但提醒需要注意遵守规定,避免违规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取保候审人员跑了,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严重者可能会被宣布通缉。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不隐瞒任何证据或事实,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