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预期违约 违约金

什么是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由于发生风险或者某种变故而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从而导致对方当事人“预期”自己的对于合同的义务无法履行的情况。当一方当事人明知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同时与多个当事人订立类似或相同的合同其中一方被限制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均视为预期违约。

什么是违约金?

在合同中,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采取的一种形式是规定违约金。违约金是在合同中约定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的金钱性质的赔偿,主要是用于约束各方当事人依约履行义务。违约金可以以固定金额或是按一定比例计算。如果当事人违约,则应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预期违约情形下,违约金的适用

预期违约情形下可应用相对应的违约金约定。因为违约金的目的是限制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在适用时应该是适当的,既不能因为违约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而明显过低,也不应该过高以至于对于违约方形成不合理的惩罚性质。在适用时应充分考虑具体的情况,谨慎判断违约金的适用程度。

违约金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金额和按比例计算两种。固定金额通常适用于一些较小的合同,按比例计算更为普遍。按比例计算违约金是指根据合同涉及的金额,以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通常是合同总额或是违约的部分数额。例如,可以约定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10%。如果当事人违约,对方可以向其要求支付10%的违约金。

违约金的约定金额是否合理

预期违约 违约金

违约金的约定应该充分考虑违约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能太高或太低,合理性是衡量约定有效性的第一标准。如果违约金过高可能会被当作惩罚性赔偿,从而失去了违约金应有的约定保障作用。如果违约金过低,可能不能起到惩戒作用。一般情况下,约定的违约金适当在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确定,以确保其合理性。

法律对于违约金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559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但是,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影响了对于违约方民事权利的保护,或者抗拒依法予以变通、部分无效,那么违约金整体或者部分无效。另外,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违约金的数额,应当与违约的程度和实际损失程度相当。因此,司法实践中,也会对于违约金是否适当进行判断。

预期违约的赔偿责任

预期违约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应当对于守约方进行赔偿。对于涉及数额较大的合同,守约方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草率声明诉讼请求其承担违约金,或者是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预期违约情况下,如果守约方不能应对违约方的行为或者违约方的行为使得守约方存在诉求中,守约方也可以选择提供临时保全措施进行维权。

违约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作为自然人、企业法人,应当履行合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合同违约,将面临约定违约金的赔偿责任、赔偿实际损失和增加收益等法律后果。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违约一般也会受到恶意违约的民事或刑事惩处。

结论

预期违约和违约金的相关规定,可以保障双方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履行的保障。作为合同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可以避免一些行为上的疏漏或者是不当,从而维护个人或者企业法人的利益。但是,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也一定要合适,考虑到实际风险和损失,以达到实质维护双方当事人权益的目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预期违约 违约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