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可以消掉吗
什么是取保候审
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是什么。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交纳保证金、取得保释许可后被释放,但需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调查、取证,以及出庭应诉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取保候审的条件
那么,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是:
不构成拒捕、拒绝执行刑事拘留的行为;
不构成故意犯罪的行为。
同时,取保候审的人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确保其不会逃匿或者其他违法行为。保证金数额由批准取保候审的机关决定,并由取保候审的人按规定缴纳。
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呢?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案情复杂、证据难收集,需要延长期限核实;
被取保候审人有重大疾病需要治疗的,且已经提出延长取保候审期限的申请,经有关机关批准。
取保候审对申请人有哪些限制
虽然取保候审是被强制性的措施,但是对申请人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些限制包括:
被取保候审人要按照法院的要求,积极配合案件调查;
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规定区域(出现特殊情况需请假经过批准);
被取保候审人不得随意变更居住地点;
被取保候审人不得接触案件当事人、证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妨碍侦查。
取保候审能否消除犯罪嫌疑或定罪
那么,取保候审能否消除犯罪嫌疑或定罪呢?答案是否定的。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性措施,不代表犯罪嫌疑或被告人已经洗清了罪名。如果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人们认为犯罪嫌疑或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就会提起公诉,并在法院公开审理,最终根据证据和法律判决是否有罪。
取保候审的监管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要按时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报到,若需调查取证或出庭应诉,也要积极配合,否则将导致取保候审措施的失效,甚至扣押另行设定的担保物作为保证金。
取保候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申请人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申请人需要提前请假;
随时保持和指定公检法机关的联系,确保能够及时接听电话;
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接触或者伤害涉案人员及其家属;
不得进行其他违法行为,否则将影响保释申请结果。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如果需要申请取保候审,一定要按照流程来,这些流程包括:
请担保人填写《担保书》并签字盖章;
缴纳保证金并办理《取保候审决定书》;
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管,并配合案件调查;
保持和公检法机关的联系,及时报到,积极配合出庭应诉。
结论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其本身并不能消除犯罪嫌疑或定罪。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需要申请人遵守相关规定和限制,配合调查和出庭应诉,否则将失去取保候审的资格。因此,在申请取保候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并且按照规定和流程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