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当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不必逮捕或者因需要继续对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或者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取得保证人的情形下,经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申请并经批准,由取保决定机关责令被告人或者被害人提供担保,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案发地或者司法机关,协助侦查或者出庭接受审判等。
什么是不予取保候审的处理?
不予取保候审是指,当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罪行重大或者社会危害性较大,可能逃避诉讼,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可能与合法职责抗衡等特殊情况下,经过权利人、律师申请或者公安机关依法调查收集的证据确定,被告人不得取保候审。
不予取保候审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当下列情况之一存在时,会对被告人采取不予取保候审处理:
罪行重大或者社会危害性较大;
可能逃避诉讼;
可能雇凶作案以及其他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人质、被劫持、被重伤或难以自理;
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
可能与合法职责抗衡;
国家安全或者涉及外交秘密的;
可能被自己人或者他人报复的。
如何申请不予取保候审的处理?
当权利人或律师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存在不予取保候审的条件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或者口头提出申请并由公安机关书面确认。当公安机关调查证据后认为存在不予取保候审的情况,也可以主动与被告人及其家属或律师进行沟通,并及时告知被告人或其家属或者律师有权提出申请。
不予取保候审的产生的后果
被判定不予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需要在指定时间内被送往看守所,等待审判。此外, 被告人的家属、律师无权保释,也不能会见被告人,影响被告人的辩护权。
司法实践之不予取保候审案例
2013年,深圳市民陈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由于其已婚妻子在军队司令部工作,更改原有抢劫证人口供及刑事责任的事实。检察院认定“陈某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且非犯罪行为认定理由不成立”,于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改判“不予认定陈某犯罪”。
如何申请重新审查?
被判定不予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以申请重新审查,但须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审判决机关申请,申请复议的期限为十日,不能再向更高级别的机关申诉。当然,对于申请复议的答复也可以再次提出申诉或上诉。
如何避免不予取保候审的处理?
避免不予取保候审的处理,关键在于要从自身出发,不参与犯罪活动,遵守法律法规,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犯罪现场或被警告前,尽量让自己冷静,不要贸然行动,且不要对公安人员造成暴力抵抗等行为。
结语:了解规避不予取保候审的条件与途径
不予取保候审管辖面广,处理方式严格,是刑事法律制度保障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依法行事,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活动,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当自身或身边的人面临刑事案件时,要及时咨询律师,理智维护权益,规避出现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