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被开除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约定的书面合同,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报酬、保险福利等内容。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一旦劳动者违反了合同规定,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劳动合同中被开除的相关问题。
1. 违法行为被开除
如果劳动者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定予以开除。以醉酒驾车为例,劳动者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被依法撤销驾驶证,并被判刑6个月。用人单位因此决定开除劳动者,此时的开除是合法的。
2. 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
公司通常会制定一些内部规定,如迟到早退、不得私自离岗等等。如果劳动者违反了这些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规定予以开除。例如,一名作为银行柜员的劳动者,私自离岗致使客户财物被盗,银行为恢复职业形象,决定开除该员工。
3. 无故缺勤被开除
劳动者迟到早退、无故缺勤,将会对企业的经营秩序和生产带来重大不利影响。因此,用人单位有权依据劳动合同、公司规定予以开除。一名演员因为反对剧组中某项工作,多次私自缺席拍摄,导致剧组损失巨大,用人单位因此决定开除该员工。
4. 违反保密协议被开除
某些行业或职业需要签订保密协议,保护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被泄露。如果劳动者违反了保密协议,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合同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例如,某公司聘请了一名销售,签署了保密协议,该员工却将公司客户资料倒卖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重大损失,因此该员工被开除。
5. 辞退违约金
除了开除以外,劳动者在辞职时也应当遵守合同规定。如若劳动者未履行协商好的合同期限,或不履行劳动者承担的合同义务,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以某房产公司为例,某员工提前离职,未履行完整合同期,因此需要向公司支付约10万元的违约金。
6. 工伤赔偿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者因工作岗位或职业原因的意外伤害,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企业雇佣劳动者时,必须购买工伤保险,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某企业的劳动者因工伤致使失去劳动能力,企业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
7. 离婚官司
在一些家庭关系问题上,离婚官司可能会涉及到劳动合同问题。例如,离婚官司中一方涉嫌长期出轨不正当行为,导致工作业绩不佳,最终被开除的案例。如果离婚官司中涉及到劳动合同问题,那么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8. 知识产权纠纷
在某些行业,例如科技、软件开发等领域,有一些知识产权需要保护。如果劳动者侵犯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研发和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某互联网企业的前员工因个人原因将公司的重要代码泄露给了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观点:在一份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约定和规定,确保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转。一旦违反了合同规定,相应的责任和后果都应当由违约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