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院 取保候审规定
什么是取保候审?
现代法律规定,对于被怀疑犯有轻罪行为的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取保候审是指对被怀疑犯有轻罪行为的被告人,由公安机关根据保证人提供的担保,对被告人采取不拘留的强制措施,并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到公安机关或法院接受调查、审判。
高检院取保候审规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根据高检院的规定,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系轻罪犯罪嫌疑人,如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但因过失致人伤亡的不适用。
有固定住所和工作。
身体健康,无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
自愿接受取保候审并有较可靠的担保人或者担保财产。
高检院取保候审规定的程序是什么?
高检院规定的取保候审程序如下:
被告人及其担保人到公安机关或者法院签订取保候审保证书。
被告人被保释后,保证书送交国家检察机关备案。
被告人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或者法院的要求配合调查或出庭应诉。
高检院取保候审规定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高检院规定的取保候审必备条件如下:
担保人必须是被告人的亲属或者工作、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人,有财产或者政治地位保证的人员。
被担保人的财产必须具备法律保护价值,可以是房产、土地、存款等。
担保人须亲自到场签订保证书,并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证明、身份证明等证明文件。
高检院取保候审的担保人责任是什么?
高检院规定,担保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如下责任: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或法院完成相关调查工作。
确保被担保人如期接受调查和审判。
确保被担保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匿、不损害社会治安和其他人身财产安全。
高检院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高检院规定,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按照规定到公安机关或法院报到。
不得随意改变住所或工作地点。
不得参加聚众赌博等违法活动。
不得接受记者采访,不得对有关案件进行评论或宣传。
高检院取保候审的优缺点是什么?
对于被怀疑犯有轻罪行为的被告人而言,取保候审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措施。它可以避免被告人在案发之后被长时间拘留,造成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同时,取保候审对于社会而言也有相应的优势,它能够减轻监狱和法院的负担,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然而,取保候审也有一些缺点。首先,一些被告人往往会打有名无实的保人来进行取保候审,这样一来,被保释人仍然有可能会逃跑或者违法,而保人也可能会逃避其责任。其次,取保候审时间的长短难以掌控,过长会极大影响案件进度,过短则可能影响打击犯罪的效力。最后,一些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利用取保候审期间继续犯罪,而对此,公安机关和法院却很难及时发现和制止。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取保候审的利弊,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维护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