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

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

被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以保证案件的调查。取保候审是国内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临时的、保全性的措施,但是取保候审期限较长,可能会对被保释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在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何时可以申请监督撤案

在我国,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审查起诉期限是适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六个月。如果取保候审期满后,案件仍没有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被保释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向作出取保决定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申请撤销取保决定并监督撤案。另外,在一些情况下,被保释人因为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合法原因,不能及时到案件办理单位签到,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监督撤案。

撤案程序及其时效

一旦被保释人或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决定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监督撤案申请,该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应当立即组织审核。如果该机关认为申请无理由,应当及时向申请人告知原因,申请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审。如果经过复审后,申请仍未获得被批准,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机关应当在5日内办理完毕。如果申请被批准,该机关必须立即通知被保释人并取消强制措施。如果该机关逾期未办或者未批准合理申请,被保释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诉。

被保释人的权利及其义务

在取保候审的期间,被保释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

1.必须按期到办案单位报到;

2.不得改变住所或者经常出没场所,如实回答办案单位的询问;

3.不得与涉案人员或者其代理人、见证人等有联系;

4.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案件的调查。

同时,被保释人也有权知道自己是否取保候审,了解取保决定的内容,以及如何行使权利申述。

监督撤案的实际应用

监督撤案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救济措施,对保护被保释人的人权和遏制过度侵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监督撤案申请人常常需要提交申请书、证据材料等多项证明材料,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申请效率,人民法院已经启用了一系列线上渠道,比如“放心办”微信公众号等,方便大家提交相关资料和办理监督撤案手续。

遵守法律,保护权益

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援机制。在维护合法权益时,我们应当了解法律规定,并且注意在取保期间的行为,防止有任何对案件调查的干扰。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通过监督撤案的程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读者们可以根据本文提供的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合规地行使人身自由。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取保候审期满监督撤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