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仲裁审查规定》

仲裁审查规定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而要保证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就需要在仲裁程序中遵照相关的规定,其中之一就是仲裁审查规定。

一、审查期限

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确认争议是否属于仲裁范围。如果认为属于仲裁范围,应当在5日内发出受理通知书;如果认为不属于仲裁范围,应当在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二、审查内容

仲裁机构在审查申请书时,应当先进行形式审查,即核对申请书的基本要素是否齐全、不齐全的是否及时补正等;其次进行法律审查,即审查争议是否符合仲裁范围,被申请人是否享有仲裁权等。此外,还应当审查是否有应当中止或终止仲裁程序的情形。

三、审查的结果

仲裁机构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查,则应当告知申请人理由,并说明延长期限的期限;如果5个工作日内没有发出受理通知书或不予受理决定,也应当告知申请人理由。如果申请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受理。

四、申请变更仲裁请求

《仲裁审查规定》

申请人在仲裁过程中可以变更仲裁请求。但是,变更仲裁请求不得超出原告原仲裁请求的范围,同时不得降低被申请人的诉讼主张。仲裁机构在审查申请变更仲裁请求时,应当在3日内作出决定。

五、申请延期答辩

被申请人在收到仲裁通知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答辩意见,否则将视为放弃答辩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被申请人可能有充分理由需要延期答辩,此时应当向仲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仲裁机构在审查申请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因程序原因影响案件正常处理。

六、违反审查规定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的申请未符合规定的,仲裁机构可以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机构因疏忽或故意不作审查或者未按法定程序作出审查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此外,如果当事人违反审查规定,可能会导致案件的驳回或者后续程序的不正当。

七、结案程序

在仲裁程序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和解申请,仲裁机构应当在受理和解申请后3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请求口头审理或者开庭审理,仲裁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庭审理。

八、法律援助

对于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劳动者、贫困劳动者,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可以为申请人提供律师代理、调查取证、翻译等服务。

观点

作为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劳动仲裁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各仲裁机构应当严格遵循仲裁审查规定,确保争议的受理和审理程序合法、公正、透明,并切实承担起对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仲裁审查规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