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向合法居民提供担保后,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决定其回家等待审判的一种措施。
一审中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能否取保候审?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被依法采取拘留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不得申请取保候审。但是,若由于证据不足、逮捕不当等原因,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拘留,而犯罪嫌疑人仍然不能获得自由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
二审中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能否取保候审?
与一审不同的是,犯罪嫌疑人在二审时依法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若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剥夺政治权利,可在二审开庭前向二审法院申请取保候审。但是,规则也存在例外,如果再次潜逃或者销毁证据的情形,司法机关也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在制定刑事强制措施时,普通犯罪嫌疑人如想要申请取保候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固定住所和工作单位,并遵守被法院规定的有关规定;
对性质和情节严重、可能逃跑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诉讼活动的犯罪嫌疑人,限制其出境的条件。
需要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并由合法居民提供担保。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经过以下程序:(1)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提供担保人的相关资料;(2)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将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制定具体方案;(3)缴纳保证金并提供担保人的责任书;(4)被保人签订取保候审承诺书,保证接受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随时询问和调查。
取保候审的缺陷是什么?
取保候审是一种司法权力相对集中的表现,而且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且需要他人担保。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公民资质较差,无固定住宅和经济来源,高额保证金可能是一个问题。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或他人作为担保人,可能会因此承担自己未能履行担保的风险,降低了司法权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取保候审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法律风险是指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面临的被撤销取保候审,再次被逮捕等问题。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新的犯罪,或违反法律有关规定,取保候审可能会被撤销,拘留或者逮捕。同时,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而且未实现担保的人也会承担责任。
如何有效应对取保候审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取保候审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要再次实施新的犯罪;(2)配合司法机关开展工作,不要出现缺席审理的情形;(3)积极交纳保证金;(4)及时偿还担保人而缴纳的担保金。
结论
二审期间,被依法采取拘留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做好取保候审的流程、手续、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工作,能有效减少申请风险,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主动与法官取得联系,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安全并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