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或审判阶段,在不构成羁押条件的情况下,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回家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比如不能离开居所等。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没有逃跑、毁证、胁迫证人等危险行为,没有人身危险,有固定住所和工作单位等。
三、什么情况下不批准取保候审
尽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也有可能因案件的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危险等原因,法院不予批准取保候审。
四、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遵守一些规定,比如要到指定的居所报到,不得出境,不得接触涉案人员等。一旦违反规定,就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的后果。
五、取保候审被撤销后的处置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规定,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被撤销后需要重新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比如羁押。
六、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律师向当地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申请取保候审。在审判阶段,被告人可以通过律师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
七、取保候审申请是否会被公开
取保候审申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在正式被批准前,申请信息不会被公开。
八、不批准取保候审的后果
如果法院不批准被告人的取保候审申请,被告人就需要继续接受羁押,直至审判结束。
九、对不批准取保候审的申请的救济途径
如果法院在侦查阶段不批准取保候审的申请,申请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申诉;如果在审判阶段,被告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并有可能改变之前的决定。
十、结语
无论是申请取保候审,还是被拒绝取保候审,都需要有律师的协助。法律对取保候审的规定非常明确,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申请取保候审前,需要了解自己的案情和条件是否符合法定规定,如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进行解答。
最终观点:在这个国家,无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法律都不能让任何一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