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面瘫等级
在交通事故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头部受伤而导致面部神经麻痹,进而出现面瘫。面瘫无疑是给人们的身体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那么面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
1. 面瘫等级划分
面瘫等级通常是按照面部肌肉运动能力来划分的,等级从Ⅰ级到Ⅵ级。其中Ⅰ级为运动完全正常,Ⅵ级为面部完全不能运动。
2. 我该如何判断我的面瘫级别?
判断面瘫级别的方法就是运用“眉眼法”。要评判的对象是多个肌肉,但眼睑和口角是最容易反映肌肉状态的。如果在比较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受试者双眉高度和开口度的变化都小于对侧,那么他的面瘫分级即为Ⅵ级。
3. 不同等级表现
Ⅰ级的患者和正常人表情极其相似,受伤后的情绪会引起轻微的面肌间隔震颤;Ⅱ级及Ⅲ级的患者表达情绪的区别会更明显,有小幅度或者明显的下垂,容貌有细微的改变;Ⅳ级和Ⅴ级的患者则会有中重度面瘫,肌张力极低,唇弓休息时候不对称,口角偏下,开口时口角不上扬;Ⅵ级面瘫的患者则整个面部都会严重扭曲,开口和闭眼均有大幅度下垂现象。
4. 不同等级的康复训练
不同等级的面瘫需要不同的康复训练。Ⅰ-Ⅱ级面瘫的康复主要应注重训练动态平衡和假期,有益于提高面肌张力和促进肌肉复原;Ⅲ-Ⅳ级面瘫的康复除了上述训练,还需要进行一些肌肉力量和口腔功能的训练;而Ⅴ-Ⅵ级的面瘫需要针对性的进行面部肌肉电对刺激治疗、物理疗法和搭配口助装置进行的康复等方法。
5. 不同等级面瘫训练时间
康复训练的时间性质也会根据面瘫的不同等级而有所不同。Ⅰ-Ⅱ级的患者康复时间通常在3个月左右;Ⅲ-Ⅳ级的患者通常在6个月左右恢复;Ⅴ-Ⅵ级的面瘫需要比Ⅲ-Ⅳ级的面瘫患者更长时间的康复。
6. 面瘫的预防
遵守交通规则,规范行驶,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或者说是面瘫的预防。作为乘车人员,应该系好安全带,不要随意站立;对于车祸多发的区域,要格外小心。
7. 明确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造成对方甚至自己出现了面瘫,是否存在法律责任呢?当然存在,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责任应依据侵权负荷理论确定,车祸的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8. 个别情况
有些面瘫患者表现并不整齐,不好分级。这种情况可能后续需要一些影像学检查或面神经电生理检查了解其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明确分级。对于中重度面瘫患者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值得考虑。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观点: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和面瘫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