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仲裁倒推责任

什么是仲裁倒推责任

仲裁倒推责任是指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仲裁员按照证据推断顺序,从结果推倒证据,最后再推断当事人的责任。通俗点说,就是先确定结果,再根据事实、证据推断责任。

仲裁倒推责任的适用范围

仲裁倒推责任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当事人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或诉求;

当事人已经提供了证据,但证据仍然无法确定争议事实;

当事人未能证明自己符合法定因素要件。

仲裁倒推责任的具体操作

仲裁员在运用倒推责任的时候,一般会遵循以下原则:

仲裁倒推责任

先确定结果,再从结果推断证据;

从证据推断事实,确定当事人各自的权利义务;

根据当事人各自的权利义务,进一步推断责任。

仲裁倒推责任的优缺点

仲裁倒推责任有以下优点:

在当事人证据不充分、存疑时,仍可做出公正裁决;

可以加快仲裁程序,减少交叉证据的时间成本;

可以提高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促进当事人充分准备证据。

然而,仲裁倒推责任也存在以下缺点:

容易导致对当事人不利的虚推理;

容易忽略证据的直接证明力;

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需要仲裁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

如何避免仲裁倒推责任导致的不公

为了避免仲裁倒推责任导致的不公,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供充分、具体的证据;

突出证据的重要性,尽可能证明事实;

避免在争议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证言和证据。

仲裁倒推责任的应用案例

以下是仲裁倒推责任的一个案例: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合作协议,约定甲公司支付乙公司3万元作为技术支持费用。后来,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技术并不符合协议约定,拒绝支付技术支持费用。乙公司认为技术已经提供,要求甲公司按照协议支付技术支持费用。

此时,仲裁员可以运用仲裁倒推责任的方法,首先确定结果:甲公司是否需要支付3万元技术支持费用。然后,根据证据推断事实,即乙公司是否提供了符合协议约定的技术支持。最后,推断甲公司的责任,即是否需要支付技术支持费用。

仲裁倒推责任和举证倒推的比较

仲裁倒推责任和举证倒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是不同的:

举证倒推是在确定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之后,推断事实和责任,偏重于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

仲裁倒推是在确定结果之后,从结果推断证据和责任,偏重于判断权利义务和责任。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仲裁倒推责任

仲裁倒推责任是在判断证据不充分或存在矛盾时的一种致力于维护裁决公正的法律规则。然而,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我们既要遵循规则,又要反思、总结和不断完善规则。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仲裁倒推责任,需要仲裁员具备较高的委员会和专业素养,既要注重“技术性判断”,又要注重“经验性判断”,从而真正做到公正、合理地裁判争议。

总结

仲裁倒推责任是一种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常见的裁判方法,其核心在于在确定结果前,从证据和事实的角度推断当事人的责任。为了确保仲裁倒推责任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当事人和仲裁员均需要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灵活运用仲裁倒推责任的规则和原则。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仲裁倒推责任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和证据来运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仲裁倒推责任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