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后,经过法院决定可以暂时回家等候审判的一种临时措施。取保候审不能代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只是暂时保持他们的自由身,一旦审判程序中证明他们有罪,将会受到相应的刑罚。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1、不构成逃跑或者以其他方式影响诉讼活动的情形;2、有固定的住所或者其他可以保证到案的联系方式;3、有能够保证到案的经济担保人。
提审会不会拘留?
提审是指检察机关提出书面起诉之后,法院组织公开审理的程序。在提审前,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到庭接受审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判决宣布后,若被告人被判刑并不认罪或不服判决,他可以提出上诉。若检察院认为有上诉或抗诉的可能,提审后可以继续取保候审。但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或以其他方式干扰诉讼活动,会取消其取保候审的措施,改为拘留。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家属、雇主、朋友、律师等可以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需要写明被拘留人的姓名、年龄、住址、申请人与被拘留人的关系、案件基本情况、申请取保候审的原因和请求。如果是律师代为申请,还需提供律师证明。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在取保候审申请中,除了需要提供固定住所或联系方式等信息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供能够提供经济保证的担保人。担保人应当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持有有效身份证、具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有固定的住所,同时没有过去的犯罪记录等等。
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获得取保候审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包括提交申请材料、寻找担保人、交付一定数额的押金或保证金等。此外,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条款,同时应该注意不要违反刑法规定。
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人不能离开指定区域,也不能接触案件中的证人、被害人和其他涉案人员。同时,被拘留人应该注意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有违法行为。
取保候审的风险有哪些?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比如逃跑、干扰诉讼活动等行为,法院有权利取消其取保候审的措施,改为拘留。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人应该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对自己的审判造成不利影响。
结语:取保候审是保障人权的一项制度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是一项既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又保证社会稳定的措施。虽然取保候审时没有到监狱里坐牢,但我们也应该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不要放松自己的警惕性。最终,只有通过合法的手段,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