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在我国,犯罪嫌疑人可以在被取保候审期间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那么,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通过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签订一定的保证书,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实行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同时要求被取保人必须按时到案接受调查、审讯或者审判,以保障案件的顺利进行。
取保候审期间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起诉、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请求。”
取保候审期间提起民事诉讼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包括合同纠纷、侵权赔偿、财产损失赔偿等案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提起民事诉讼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该与律师或相关的法律援助机构联系,了解其诉讼权利和义务,以保证诉讼能够顺利进行。
取保候审期间提起行政诉讼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包括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不当、行政违法行为等案件。
取保候审期间提起国家赔偿请求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遭受到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况,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国家赔偿请求,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注意事项
在取保候审期间提起诉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依法依规提起诉讼,不得干扰和影响案件的正常进行;
其次,需要符合法定表格格式、具有起诉条件和起诉权利;
最后,需要合理选择诉讼请求,并提供证据材料。
结语
在取保候审期间提起诉讼,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需要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遵守诉讼程序规定,合理进行诉讼活动,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记住:法律公正,公平维护每一个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