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合同法违约金比例

合同法违约金比例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关于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合同中,当事人通常会约定违约金作为赔偿。合法有效的违约金约定是有利于维护合同法律效力和保障当事人的交易利益的。但是,违约金的数额应如何确定,一直是合同纠纷中的难点。本文将针对合同法违约金比例问题作出介绍和解析。

一、如何理解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和合法有效的,用于弥补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一种民事赔偿制度。

二、违约金的种类

  1、固定违约金:当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如果有违约情况,违约方要承担一定的固定金额的赔偿。

  2、比例违约金(或违约赔偿金):按照合同的约定,对于违约一方按照约定数额向守约一方扣付的款项比例进行的赔偿。

  3、免责违约金:由违约方事先根据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与非违约方协商,达成免责的违约金价值。

三、合同中违约金的最高限额

合同法违约金比例

  1、民法总则第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显然高于合同约定的债权利益,就可以请求予以部分或全部限制。但合同条款未约定违约金的,或者约定的违约金显然低于债权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违约的情况,对违约金数额予以增加或者确定违约损失。

  2、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不高于债权利益,法院不得对违约金价格进行限制。

四、合同违约金的比例问题

  1、民法总则第八十六条同样规定,双方当事人合法地约定的违约金不高于债务利益的,不得被认定为违法或无效。

  2、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根据民事法律制度对该合同的订立目的、事项的性质、合同对于社会的益处和影响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所作的协商,结合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各种信息做出的违约金的约定,是符合契约自由的民事依据的,并不必须按照民法总则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进行限制。

  3、当事人在协商违约金时可以考虑合同性质、订立目的、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但总体来说,合理的违约金比例应该在10%左右。

五、违约金的计算标准

  1、固定金额制:违约金是一定金额,一经违约,有违约行为即可赔偿。

  2、比例制:依据约定比例计算,如5%、10%等等。当事人应该在合同中合理规定比例,并在合同履行期间维持稳定。

六、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的关系

  1、民法总则第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合同履行的期限、条件、方式、代价和违约责任等事项约定条款。但是,依照该条款对违约方实行的任何限制权利都不应损害公众利益、他人合法权益。”

  2、合同约定违约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违约,保障合同的履行。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与实际损失合理相符合,还应遵循契约自由的原则,不得损害公法、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七、本质标准下的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有律师指出,违约金累计达到合同价值的5%~10%就足以限制当事人的契约自由了,这个数值区间已经成为很多领域违约金比例的界限。

八、如何避免违约

  1、制定严格的合同方案;

  2、维护市场信誉,守信用;

  3、找准商业风险;

  4、实行有效的制度约束等。

最后,总之,在制定合同时,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约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价格等因素,考虑合理的违约金比例。同时,在合同签订后应该认真履行合同,避免违约,保障自身的权益。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合同法违约金比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