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2019取保候审政策

2019取保候审政策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对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经过保证人保证,不收押在看守所、拘留所等暂时拘禁场所内,而予以临时当场释放,待案件审理完毕后再依法处理的一种强制保全措施。

取保候审的作用

取保候审是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保证案件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通过取保候审,可以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不影响案件审理的前提下,继续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2019年的取保候审政策变化

2019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依法规范取保候审适用程序的指导意见》。新政策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保证人范围的扩大

新政策规定,保证人不再仅限于亲属、近亲属和法定代理人,对于无亲属或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的被羁押人员,也可以选择担任保证人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2019取保候审政策

保证人条件的放宽

新政策规定,保证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或有财产作为担保,同时要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无犯罪记录和适当的经济实力。因此,符合条件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成为保证人,从而扩大了保证人的范围。

取保候审费用的缩减

新政策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给予相应的保证金,保证金应当根据其经济状况确定。同时,对于有困难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合理降低保证金标准,避免因财务支出问题影响其取保候审。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责任

新政策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法律和相关规定,不得逃避司法机关的监管和审判,否则将被视为违反取保候审的约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取保候审的申请

新政策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利享受取保候审,同时也有义务履行相应的手续和要求。因此,在取保候审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向刑侦或司法机关递交相应的申请,履行相应的手续和要求。

取保候审的权限机关

新政策规定,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有权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的审批和决定,并且有权对取保候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查。

取保候审的时限

新政策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如果案件还没有审结,可以延长取保候审期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并经过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的批准。

结论

新的取保候审政策,为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但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得逃避司法监管和审判,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2019取保候审政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