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约定仲裁 未约定仲裁地
什么是仲裁?
仲裁是指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指定一位中立的仲裁员,审理并作出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仲裁约定的重要性
在法律上,仲裁协议又称仲裁条款,是约定当事人将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争议交由仲裁解决的合同条款。如果一份合同中没有明确仲裁条款或没有明确选择仲裁地,当事人很有可能会遇到争议无处解决,除非一方同意将争议提交给法院,否则另一方很难维权。
仅约定仲裁的影响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只约定仲裁但未约定具体仲裁地时,如遇到争议,仲裁地是不确定的,这会对双方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如果争议一旦发生,将无法确定哪个地方的仲裁委员会会审理此事。
国内法律规定
在国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具有经济关系的争议,自愿协商,选定仲裁员进行仲裁;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要求诉至人民法院的,另一方当事人不得拒绝。
国际法律规定
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根据《纽约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条约,在仲裁协议存在但未签订仲裁地的情况下,仲裁双方应当商定仲裁地。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当事人可请求国际商会仲裁庭指定仲裁地。如果国际商会仲裁庭也不能指定仲裁地,当事人仍可向其他司法管辖区的仲裁工具寻求解决方案。
有仲裁所在地的约定
如果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所在地,争议发生时,仲裁委员会就会根据合同中的约定确定仲裁地,发起仲裁程序。如果双方未就仲裁所在地确定约定,则无法确定仲裁地。
避免争议的方法
避免争议的最好方法是在签署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仲裁,以及约定仲裁地。
纠纷处理方式
如果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但是在此过程中,当事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总结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关注仲裁条款,并约定仲裁地,以避免因争议仲裁地未确定而无法进行仲裁的情况。如果仲裁地未在合同中约定,当事人需要在争议出现时再协商确定仲裁所在地,这一过程可能很费时、费力,也可能会滋生进一步的纠纷。因此,我们建议在起草合同时,特别关注仲裁事宜,确定仲裁条款并约定仲裁地。
结论
合同中明确约定仲裁并约定仲裁地,可以有效避免争议的发生,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