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劳动合同赔偿
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的赔偿金是用来弥补某些违反合同的损失,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予赔偿,劳动者可以依据法律维权,下面本文将具体探讨不给劳动合同赔偿的问题。
一、拒不支付工资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拒绝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者延迟支付,则需按照双倍工资给付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二、服务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违反约定违约金
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如果劳动者在规定的服务期内解除合同,属于违反约定,需支付违约金。
三、服务期满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或不予转正
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规定,在服务期满后不与劳动者续签或不予转正,则需支付经济补偿。
四、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不正当手段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需依法支付经济赔偿。
五、应给予的社会保险待遇不给予的赔偿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在获得社会保险待遇时发生损失,需给予经济赔偿。
六、劳动合同约定其他违约金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其他违约金的,如违反保密协议、商业禁止竞争协议等条款,属于违约行为则需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七、服务期内擅自离职
在服务期内,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擅自离职的,需支付违约金。
八、加班工资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法规定合理支付劳动者的加班工资,需按照加班工资应得的双倍支付经济赔偿。
九、劳动者受到不公平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以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不合理因素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十、观点
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的赔偿金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如果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