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银行存款
近年来,离婚率逐渐攀升,离婚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分割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于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所积累的银行存款,如何分割合理成为了许多夫妻离婚时争吵的焦点。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夫妻离婚时银行存款的分割问题。
1.银行存款的性质
银行存款是指个人通过开立银行账户,向银行预存款项并获得借记卡、存折、网上银行等方式进行买卖、转账等的存款行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个人银行账户管理的通知》规定,“个人银行账户是个人储蓄、消费、投资和货币流转的平台”。因此,银行存款属于个人财产的一种形式,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所有的银行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夫妻共同的财产是指自结婚之日起,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下列财产……”。其中包括工资、福利、奖金、房产、车辆、股票、基金等财产形式。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所有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要平等分割。
3.银行存款的分割
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但银行存款的分割实际上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首先,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银行存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明确。其次,需要从实际贡献度、财产来源、婚姻关系存续时间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估分配。
4.银行存款的归属
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存有的银行存款,应当先进行归属。首先,需要考虑存款的具体来源,如工资、奖金或业务收入等。如果是夫妻一方的工资收入,并且该工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相应的银行存款也应当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该存款来源于夫妻一方的个人业务收入或其他非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应当归属于个人财产。
5.贡献度的评估
离婚中对于银行存款的分割,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净贡献度。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存有银行存款,并且这些存款主要来自于该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应当根据该方的净贡献度,对存款进行适当的分配。对净贡献度的评估需要考虑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以此来判断各自的经济状况,并且合理分配存款。
6.离婚协议的制定
对于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协议方案。离婚协议应当明确双方在离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得到人民法院的审查和确认。如果协议中涉及到银行存款的分割,建议明确列出银行名称、账号信息、存款金额及其归属、分割方式等细节内容。
7.司法判决的适用
如果离婚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于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申请人应当提供与银行存款相关的证据材料,如银行账单、存折、申报资料等。人民法院将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根据银行存款的性质进行合理分配和裁决。
8.专业律师的咨询
离婚涉及到的财产分割问题较为复杂,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可以考虑找专业律师进行咨询。专业律师可以帮助整理有关文件材料,评估银行存款的分配方式与合理性,为离婚申请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
观点:离婚中银行存款的分割需要根据实际贡献度、财产来源等因素进行评估,应当建议离婚双方达成协议并经过司法程序确认,以此来保障夫妻平等分割财产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