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或审判前被有关机关决定暂不羁押、而是允许保释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因为取保候审可以在不羁押的情况下暂时保住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所以备受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欢迎。
取保候审有哪些限制条件
取保候审是有一定条件的,正常情况下,犯罪嫌疑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固定住所和可联系的公民或者法人的保证人;
有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
没有逃避或者妨碍诉讼的情形。
什么样的罪行可以取保候审
只有轻微罪行或者刑法规定可免于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可以取保候审。一些可取保候审的犯罪行为包括:
一般偷盗罪,侮辱罪,寻衅滋事罪等轻微的民事犯罪行为;
建立非法民间金库罪,买卖非法发票罪等轻微的经济犯罪行为;
非法侵占罪数额较小的、过失伤害罪等轻微的刑事犯罪行为。
哪些犯罪不能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看守所或拘留所的,一般不允许取保候审。以下犯罪行为都不能取保候审: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行为;
涉嫌严重暴力犯罪、强奸罪、抢劫罪等危害社会性质极强的犯罪行为;
涉嫌非法拘禁罪、强迫卖淫罪等侵犯他人人权的犯罪行为。
取保候审过程中注意事项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履行好取保候审的条件,保证在接受调查和审判过程中不逃跑或者妨碍诉讼;
遵守有关诉讼程序规定,配合民警或法院的调查和审判工作;
不要有前科或其它不良记录,并保证所涉及的案件的犯罪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规避取保候审的风险
因为取保候审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犯罪嫌疑人在面对取保候审时,也采取了一些规避风险的措施,例如:
申请保险公司提供保证担保人;
增加抵押品或者证券等财产来作为保证;
避免与有前科记录的人交往或合作。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可以在接到公安部门或法院的通知后,申请取保候审。一般要提交以下材料:
身份证明等有效身份证件;
保释财产,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存折等财产清单;
保证人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
案件材料和其他必要证明材料。
取保候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在取保候审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需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及时履行保证人的义务,避免产生担保责任;
不要向保证人发生任何不良行为;
配合公安机关、法院的调查和审判工作。
取保候审的效率问题
虽然取保候审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刑事诉讼程序,但由于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取保候审的效率不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结语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对犯罪嫌疑人来说是一种较好的保护权利的方式,但也需要犯罪嫌疑人自身配合,遵守有关法规和程序规定。同时,由于取保候审的执行程序十分复杂,犯罪嫌疑人需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机关工作。
取保候审可以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但也需要面对风险和时间成本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