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证离婚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预售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预售证在离婚案件中的处理。本文将探讨预售证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分析其影响。
1. 什么是预售证?
预售商业用房或住房的开发商在施工前向购房者提供的一种凭证,证明该开发商获得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工程建设许可证。预售证可以证明项目的合法性,未来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查看该房源的预售证是否存在。
2. 预售证的性质
预售证是一种财产权利凭证,在购房者支付了全部或部分房款后,开发商应当将房屋产权证办理完毕并交付购房者。在购房者付款的过程中,预售证和购房合同是不同的,预售证储备的是未来的房屋产权,而购房合同则是确认已经购得该房源的凭证。
3. 预售证与财产分割
离婚诉讼中,涉及财产的分割问题,而预售证储备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因此,夫妻一方所持有的预售证在离婚案件中需要进行分割。
4. 预售证分割原则
婚姻法对离婚后非共同财产的处理规定:离婚时非共同财产按照该财产的来源分割。因此,在离婚案件中,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分析:
5. 预售证来源确定
首先,需要确定预售证的来源。如果预售证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得,则应当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6. 预售证的抵押情况
其次,需要查明预售证的抵押情况。如果预售证被一方抵押,即他人在其所持有的预售证上取得了担保权利,那么在离婚案件中,预售证应按照负债方财产分割,夫妻一方担保的债务与预售证抵押权益相对应的应按比例减除。
7. 预售证的已付款项
另外,需要查明预售证的已付款项。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已经向开发商支付了部分或全部房款,则预售证应按照已付款项分割。如果支付的资金来源于非夫妻共同财产,则分割时应减去一方付款的个人财产。
8. 预售证分割方式
最后,需要确定预售证的分割方式。预售证分割的方式通常包括: 一方赔偿另一方半额房款、分割后将预售证分别归各自所有、一方放弃预售证,但赔偿另一方一定金额等。
观点:在离婚案件中,处理预售证的分割问题需要明确预售证的来源、抵押情况、已付款项以及分割方式,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