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制度概述
仲裁是一种基于协议的争议解决机制,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争议类型,包括商业争议、劳动争议、建筑争议和知识产权争议等。在仲裁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通过任命一位中立的仲裁员或仲裁庭来解决争议。
非终局仲裁
非终局仲裁指的是当事人在仲裁机构对争议提出仲裁请求后,仲裁员可以发一个部分仲裁裁决,解决争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这种裁决并不是仲裁的最终裁决,双方当事人仍然可以就该争议的其他方面继续进行仲裁。
终局仲裁
终局仲裁是指仲裁员就所有争议的所有方面做出最终裁决。相比于非终局仲裁,终局仲裁更能保证仲裁的最终性和权威性。
非终局仲裁的好处
非终局仲裁可以更快地解决争议,因为仲裁员只需要集中精力解决一部分争议。此外,通过部分仲裁裁决,当事人也可以在裁判过程中了解到仲裁员的意见和判断,以更好地评估案件的胜算和选择后续的仲裁策略。
非终局仲裁的缺点
非终局仲裁的主要缺点是,它不能解决案件的所有方面,因此当事人可能需要在非终局仲裁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仲裁过程,增加时间和成本。
终局仲裁的好处
终局仲裁能够在一个仲裁过程中解决争议的所有方面,节省时间和成本。另外,终局仲裁的裁决具有最终权威性,一般情况下,仲裁裁决可以与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终局仲裁的缺点
终局仲裁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做出裁决,因为仲裁员需要考虑并解决所有方面的争议。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终局仲裁的裁决可能会向其中某一方倾斜,导致另一方认为裁决不公正。
仲裁机构的要求
为了保证合法有效的仲裁过程,仲裁机构通常要求仲裁员必须有资格成为一名仲裁员,并且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此外,仲裁机构对仲裁员的独立性、公正性、中立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当事人的选择
当事人可以选择非终局仲裁或终局仲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个人需求。在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员时,当事人应该考虑仲裁机构的声誉、仲裁员的资质和经验等多个因素。
观点
无论选择非终局仲裁或终局仲裁,当事人应该认真评估自己的需求和仲裁机构的适用性。同时,仲裁机构应该保证仲裁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