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储能取保候审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全面和复杂。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利用金融业的漏洞来实施非法金融活动,其中之一就是非法吸储。非法吸储被认为是危害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的一种行为。本文将讨论非法吸储行为是否能取保候审的问题。
非法吸储是什么?
非法吸储是指以支付高额利息的方式吸收公众存款,同时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和管理要求,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实施相关活动的行为。非法吸储的行为主要涉及到储蓄、信托、基金等金融领域。
非法吸储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未取得金融机构经营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可见,非法吸储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会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刑事拘留的嫌疑人申请取保,并由法院决定的一种强制措施。嫌疑人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法院可以决定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保证嫌疑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出庭,保证社会安定秩序,也是保护被告人的人权的一种方式。
非法吸储能否取保候审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根据个案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非法吸储的行为是构成犯罪,被刑事拘留的嫌疑人也无法被取保候审。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嫌疑人的行为属于轻罪、初犯、已退赃等情况,法院也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给予取保候审。
非法吸储案例
2017年4月,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取缔“千亿麻醉师”非法吸储的案例。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非法吸储达10亿余元,涉及投资者达1400多人,被刑拘后,因涉嫌组织、领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依法批准逮捕。看到这个案例,可以认为非法吸储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暴利方式,但同时也会被法律制裁。
结论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即使非法吸储案例中,也有一些情况可以取保候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法吸储的刑事责任是难以逃避的。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金融行业,合法从事金融活动。对于非法吸储的行为,不仅是违法行为,还会受到重罚,从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角度看,也不鼓励从事此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