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契约中一方明确表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即当事人预知合同约定的行为将无法履行,但仍然不履行合同义务。此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追偿。
预期违约的违约金计算基础
预期违约的违约金是一种约定的违约金,具有合同约束力,双方可以在签订合同时约定好违约金的数额。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预期违约方需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数额的选定
在签订合同时,一方申明将来如果发生了违约情况需要赔偿的费用,这个费用就是违约金。双方可以自由协商违约金的数额,但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比例限制,双方还可以协商预期违约条件。
违约金是否可避免
违约金是合同的一部分,如果预期违约方能够完全按照合同履行义务,那么就不会出现违约金。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则预期违约方需要支付违约金。
计算预期违约违约金的标准
违约金的计算标准一般是按照违约方未履行的义务和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来确定。比如,如果某个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为合同总金额的10%,当事人提前告知对方需要取消合同,但不得不违约。此时,违约方应当按照该比例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支付方式
违约金一般是一次性支付,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票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应在合同终止后7天内支付。
缩小预期违约的风险
双方经过协商,合同中约定预期违约的具体条件和相关违约金数额可以缩小预期违约的风险。如果预期违约方能够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就不会遭受违约金的损失。
法律上的处理方式
如果预期违约发生了,当事人之间可以先尝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向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申请仲裁或者诉讼。一旦仲裁或者法院判决预期违约,预期违约方就需要按照判决书规定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结论
预期违约的风险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准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和条件来规避风险。在合同签订之前,必须认真考虑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合同的条款一定要清晰明了,以避免发生任何误会,减小合同纠纷的发生。在签订合同时,法律顾问的参与能够有效地减少预期违约的合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