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在涉嫌犯罪被拘留后,通过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担保人的担保,暂时回家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属于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候审期间不得离开所在地,需要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合调查。
为什么会重复采取取保候审?
重复采取取保候审一般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涉嫌犯罪,或者在缴纳保证金或者担保人担保后,犯罪嫌疑人脱逃、失联等情况发生,公安机关会采取再次取保候审的措施。
重复采取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对被取保候审的人员,有新的犯罪嫌疑时,可以变更取保候审措施,采取监视居住、拘留等强制措施;对取保候审的人员在候审期间逾期不到案,且对其不立案或者不采取逮捕等强制措施,可以解除取保候审决定,或者变更取保候审措施采取逮捕措施。”
犯罪嫌疑人应该如何应对?
犯罪嫌疑人在接到重复采取取保候审的通知后,应该及时与律师联系,了解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情况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果涉嫌犯罪行为,应该立即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事实,积极向律师反馈情况。
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解除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解除取保候审,但必须符合解除条件。具体解除条件包括:缴纳保证金或者由担保人提供担保;对涉嫌犯罪的事实如实供述并积极配合调查;有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等。
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要求,如不得离开所在地、不得转移或变卖财产等;
2.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事实;
3.在律师的协助下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及时向律师反馈相关情况;
4.不得故意隐瞒真相或者妨碍调查进展。
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行为严重,或者未能符合解除条件并且存在潜逃或者毁灭证据等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具体包括:
1.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需要居住在指定的地点,并且按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拘留:犯罪嫌疑人将被公安机关扣留在所属单位进行调查,限制人身自由;
3.逮捕: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并将其送往拘留所或者看守所等地点。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可以工作?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工作,但需要在公安机关的允许下进行。公安机关一般会要求犯罪嫌疑人每日报到,并且不得离开所在地。如果需要出差等情况,需要事先向公安机关报备,并征得其同意。
结论
重复采取取保候审说明犯罪嫌疑人存在再次犯罪的风险,对于防范和打击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积极配合调查,积极向律师反馈情况,提高取保候审期间的合规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