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简易仲裁?
简易仲裁是指当事人在民事纠纷中,根据合同约定或者依据法律规定,选择由仲裁机构或者指定仲裁员进行仲裁,并以简便的方式解决纠纷的程序。
仲裁适用范围
简易仲裁适用于以下民事纠纷:
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物权案件(不包含单方面解除合同、确认抽象的产权、法定代理权等);
合同、侵权纠纷案件(不超过20万元)。
简易仲裁的条件
要进行简易仲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案件属于简易案件;
双方当事人均已签署简易仲裁申请书;
已经支付仲裁费用;
符合其他互联网仲裁规定的要求。
简易仲裁的优点
相比于法院诉讼,简易仲裁具有以下优点:
程序简单,效率高,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纠纷;
费用相对较低;
没有地域限制,能够更好地解决跨区域纠纷。
简易仲裁的注意事项
作为当事人,进行简易仲裁时应该注意:
选择正规的仲裁机构或者合格的仲裁员;
填写申请书时要仔细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积极配合仲裁程序,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简易仲裁的流程
简易仲裁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仲裁;
受理仲裁;
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审理;
仲裁裁决。
简易仲裁的裁决效力
经过简易仲裁的裁决文书,具有与法院判决同等的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
简易仲裁与诉讼的比较
简易仲裁相对于法院诉讼具有以下优劣势:
效率:简易仲裁比诉讼程序快速,仲裁庭通常在2-3个月内做出裁决,而一般诉讼程序需要1年以上;
费用:简易仲裁比诉讼费用低,但是仲裁费及相关费用需要当事人自行承担;
有限制:简易仲裁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案件,且对仲裁裁决有上诉程序;
公正性:简易仲裁的公正性依赖于仲裁员的专业素质,而法院诉讼程序严格,公正性更高。
结语
对于一些小额民事纠纷,简易仲裁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解决方式。它的快捷高效、费用低廉,适用于当事人主动维权,达成快速解决纠纷的目的。当然,需要当事人仔细核对相关程序、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配合仲裁程序,才能使纠纷得到公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