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取保候审退赔
最近,随着各种新型诈骗的出现,不少人都会遇到取保候审退赔的情况。刑事案件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不逃避诉讼或继续犯罪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很多人以为被取保候审后只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就能回家等待审判结果。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不了解具体的法律程序和取保候审的规定,可能会遭到退赔的惩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被取保候审需要退赔呢?如何规避取保候审退赔的风险呢?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退赔
交纳取保候审保证金后,如果在候审期间出现了逃跑、变更住址等情况,就可能被要求退还保证金并另行执行强制措施,这种情况就叫做取保候审退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保释期间涉嫌犯罪或者影响了案件的正常调查,退还的保证金也会被没收。
二、哪些情况会导致取保候审退赔
1.逃跑: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候审期间逃跑或潜逃,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退回的保证金也会被没收。
2.不按时到案:候审期间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案,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要求退赔保证金。
3.不按照规定居住: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候审期间不按照规定的地点居住也会被要求退赔保证金。
三、如何规避取保候审退赔风险
1.全面了解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应该全面了解法律规定,熟悉取保候审的程序和规定,避免违反规定而被要求退赔保证金。
2.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被取保候审的人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不要添乱或者拖延调查,否则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要求退回保证金。
3.遵守居住、出行等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应该严格遵守指定的居住地点和出行规定,如果需要出行,要提前向司法机关申请统一安排。
四、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如果被刑事拘留或者被发出刑事强制措施决定书,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具体的程序如下:
1.提交申请书:被取保候审人需亲自填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
2.交纳保证金:被取保候审人需按照规定向司法机关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按照案件类型、人身情况、对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最高不超过担保人的100倍。
3.签订保证书:被取保候审人需与担保人签订《取保候审保证书》,承诺全面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各项规定,并保证按时回到指定地点。
五、取保候审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1.遵守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在候审期间要严格遵守规定,如出行需向司法机关申请,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地点。
2.不得妨碍案件调查:被取保候审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案件的调查和审判工作,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保证必要的联系方式:被取保候审人需及时保持和司法机关联系,如有变更需及时通知,确保通讯畅通。
六、如何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在候审期间全面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和审判工作,如被认为不存在逃跑、躲避、妨害诉讼等情形,可以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并退还已交纳的保证金。如果被认定有逃跑、变更住址、不配合调查等行为,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要求退赔保证金。
七、如何申诉取保候审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认为自己被采取强制措施存在不规范、不合法,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申诉,申诉书要写清楚主张、理由和要求,并附上有关证据。
八、结语
被取保候审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全面了解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避免风险,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了解具体规定,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避免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