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学校会开除吗
随着犯罪率的上升,刑侦力度逐年提高,许多大学生也会因为涉嫌违法被警方抓捕,而被取保候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经常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此事而被学校开除。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强制措施。指在保证当事人不逃跑、不作出其他扰乱社会治安行为的情况下,由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约束,保证其按照要求依法出庭接受审判。因此,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限制自由的措施,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已被判定有罪。
2. 学校是否有权力开除因为取保候审被抓的学生?
学校并没有法定的权力将因为取保候审被抓的学生开除。如果学生已经被法院定罪或者处以刑罚,那么学校可以对此进行纪律处分和开除。但如果只是因为取保候审而被校方开除的话,那么这样的开除是没有合法依据的。
3. 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被取保候审的问题?
被警方抓捕后,学生自己或家长应及时与律师联系,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权利,积极与司法机关配合,如实供述事实,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如果学生因被取保候审而错过了一些学校或实习方面的活动、考试等,也可以向学校或单位申请合理调整。
4.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保释金吗?
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一般不需要缴纳保释金,但也不是绝对不需要。如果当事人具备逃跑等风险,或者符合支付保释金的条件,那么就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释金。
5. 学校是否需要通知家长?
学校并没有法定的要求通知学生的家长,但如果学生未成年或者家长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么学校可以适当向家长进行通报。当然,在涉及隐私和法律保护方面,学校也应当保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
6. 取保候审期间,学生是否需要休学?
一般来说,学生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需要休学。学生仍然可以正常参加学校的教学和实习活动,只是需要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
7. 取保候审期间,学生是否可以离开本地?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当事人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事先向办案机关申报、得到准许等,是可以离开本地的。但要注意的是,需要时刻保持联系并随时回应案件有关部门的要求。
8. 取保候审期间,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取保候审期间,学生应当积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及时与律师联系,寻求法律援助。同时,也可以向学校或单位进行反映,获得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观点:一般情况下,学生因为取保候审被抓并不会被学校开除。但在学生已经被法院定罪或者处以刑罚的情况下,学校有权对其进行纪律处分和开除。因此,学生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积极与司法机关配合,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