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过证想离婚?了解离婚相关法律与流程
结婚是一件充满美好的事情,每对新人都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但是,在婚姻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大到性格不和,小到家务分配等等。当这些问题长期积累且难以排解时,离婚便成为了难以避免的选择。本文将为你介绍领过证想离婚的法律规定和流程,帮助你了解离婚的相关知识,方便你做出正确决策。
离婚的法律规定
中国的婚姻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夫妻可以协议离婚:
感情破裂,不能继续共同生活;
一方有重婚行为;
虐待、遗弃、恶意不履行家庭义务、使家庭生活不能继续等侵害了夫妻当事人利益的情形;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如无法协议离婚,夫妻又不能继续共同生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离婚。
离婚的流程
离婚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律师咨询:如果想离婚,可以先到律师事务所了解离婚的相关法律知识,并获取律师的专业建议;
准备离婚协议书:在离婚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应当自行或共同协商,制定离婚协议,并联名签字盖章。协议书应当包括离婚的事项、申请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老人等方面,最后将离婚协议书交给公证处公证,以公证书的形式保存;
律师代理诉讼: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议离婚,可以由一方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将组织开庭审理,确定离婚协议是否有效并作出离婚判决;
离婚判决生效:人民法院作出离婚判决后,需要在一定程序内公告(一般为一个月),如果没有异议,离婚判决书即为生效。
离婚中的财产分割
在离婚中,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其原则是共同拥有、公平分配。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夫妻双方个人产权财产和夫妻共同所有财产。夫妻共同所有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夫妻个人产权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获得并确权的财产。
在财产分割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财产性质和产权归属,确认夫妻双方个人产权财产和夫妻共同所有财产,根据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财产分割。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
在离婚中,如何处理子女的抚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协议书或者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需要约定具体的孩子抚养方式(谁抚养、由谁抚养,居住、教育、医疗、劳动教育、经济赡养),并报经公证机关公证。如果无法协商或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依法判决。
复婚的相关规定
《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准新郎、准新娘自行提出恢复夫妻关系,经人民法院处理程序后,可以办理复婚手续。
复婚手续与结婚一样,需要到民政局登记结欢,由法律生效判决书即可办理复婚手续。但是,复婚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允许,例如夫妻双方均已另有新的婚姻关系等,以及恢复夫妻关系期间发生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
离婚过程中须注意的法律风险
在离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未与配偶达成严密协议,造成之后出现分歧的方方面面;
分割不当导致双方财产损失,或引起复婚后财产、抚养等各方面争议;
人身安全受到威协或者经济权益受到损害;
离婚时间过短,在离婚后3个月内,夫妻中任何一方因“劳动关系和工作地点”的变动而需调离本地(非携家带口调离的除外),会被当地人民法院认定为“离婚后3个月内双方未随夫妻共同生活”,进而撤销判决书。
如何有效降低离婚的风险
为有效降低离婚的风险,建议夫妻双方可以: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尽量沟通和包容,协商解决夫妻之间的分歧;
婚姻关系破裂前,先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调解;
离婚前,尝试和解,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
如果无法协商和解,应及时寻找专业的律师代理诉讼。
离婚后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
经历了离婚后,夫妻双方都需要面对新的生活和重新适应的过程。在处理好离婚相关事宜之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整自己的生活:
重塑自己的生活规划和人生观;
重新审视自己的处世哲学和价值观;
重拾信心和热情,重新寻找自我和爱情。
离婚并非终结,而是重新开始
离婚并非终结,而是重新开始。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面对并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如果需要离婚,那么请以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去面对、解决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