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贷 离婚
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幅度波动,银行开始实行房贷限制政策。而这也意味着,很多以购房为目的的借款人面临着无法贷到足够款项的困境。而其中一些人开始想到了一种另类的解决方法:即先离婚,将财产转手,然后再结婚,从而让其中一方可以重新借到款项,再重新购房。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争议。
一、 利益分割
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有些人在分割财产时会选择暂时将房屋登记在没有房贷限制的一方名下,以便借贷购房。但这种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财产分割的矛盾。
二、 离婚成本
离婚本身是非常严重的决定,对配偶、孩子、亲人和自己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仅仅为了借款购房而离婚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
三、 法律风险
离婚转移财产往往需要经过公证、登记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如果没有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当事人有可能会面临到法律的监管和惩罚。
四、 社会道德
借助离婚来获得购房资金显然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会给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过多的这样行为可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和谴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 贷款风险
虽然银行在审批房贷时会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审核,但如果银行发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并不符合实际,或者发现借款人进行了欺诈行为,则有权收回贷款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 诈骗风险
在离婚转移财产过程中,可能会有不法分子乘机行骗,导致离婚一方遭受财产损失。
七、 家庭破裂
离婚本身就是严重的家庭破裂事件。如果因为借贷购房而离婚,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的更加紧张,使得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八、 合法性
离婚再婚虽然在法律上并不违法,但是如果离婚成为了银行贷款的手段,就可能遭遇到银行和法律的追查。而在当前国家加强反腐败和打击套路贷等工作的形势下,涉嫌危害社会、破坏社会公序良俗的离婚行为也会面临到更加严重的后果。
九、 对孩子的影响
如果离婚是因为借贷购房而进行的,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成为整个过程的受害者。孩子可能感到迷惑和困惑,甚至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和厌恶感,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十、 观点
虽然离婚成为银行贷款的途径看起来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从身心健康、贷款风险、道德和法律等多个角度考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值得推荐的。因此,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购房还是应该用自己的积蓄或者寻求其他可靠的融资途径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