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附加劳动合同
附加劳动合同,是指在一份劳动合同基础上,双方为了明确另外部分的劳动内容,另外订立的一份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在主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内容以外的工作或职责,可以另行制定附加劳动合同。比如说,一位销售员在销售的同时还需要兼任企业的物流、安装等工作,此时,企业可以和该销售员另订附加劳动合同,明确该销售员这部分额外工作的权利、义务和报酬等方面问题。
附加劳动合同落款的必要性
附加劳动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其落款具有重要的必要性,这是确定合同成立的关键流程。合同的落款应该包含合同的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合同内容和签字等信息。而在制定附加劳动合同时,准确且完整的落款信息,有利于杜绝合同纠纷,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附加劳动合同落款中需要包含哪些信息
附加劳动合同的落款包含以下重要信息:
1.合同名称:指这份合同的正式名称,可以是“附加劳动合同”或其他名称。
2.合同双方:指签订合同的两个当事人,即企业和员工。
3.合同签订地点:指签订合同的具体地点,一般应当写明地点的详细地址。
4.合同签订时间:是合同正式成立的标志性事件,应当详细准确地写明。
5.合同期限:即附加合同所涉及工作的时间范围,应当精确确定。
6.附加合同详述:应当清晰、明确地列出双方对该部分额外工作的具体规定、职责、协作等事项,避免双方在后期因为未明确的规定产生争议。
7.合同的生效和变更:应当清晰界定合同的生效时间,以及合法的变更方式。
8.合同违约和解除:在合同违约和解除方面,应当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解除程序等内容。
如何制定附加劳动合同落款
制定附加劳动合同时,制定落款也应当特别慎重,建议以下类方案:
1. 标题名称:以”附加劳动合同”为例,在主合同后面写明附加合同对应的名称。
2. 合同签署时间:根据附加合同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填写具体签署时间。
3. 签署地点: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签署附加合同的地点。
4. 签署人及职务:填写附加合同的双方签署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职位等详细信息。
5. 服务内容:在明确了当事人双方的签署人、职务等信息后,需要简略写明附加合同中包含的额外服务内容。
6. 工作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服务时长、工作量等具体内容。
7. 服务样式: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服务的具体方式和方式。
8. 合同条款:写明附加合同中所涉及的合同条款,方便当事人双方在合同生效的时候对具体条款有更加明确的了解。
附加劳动合同的纠纷及处理方式
合同中的落款是合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附加合同中虽然是基于主合同制定的,但是附加合同 contract 并不代表主合同的重来,它只是针对主合同之外的工作而制定。针对合同纠纷,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协商解决:对于附加劳动合同纠纷,双方应该优先进行协商和谈判,外部介入的纠纷调解机构、行政机构的介入可以通过调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2.仲裁:如果双方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
3.诉讼:最后,如果仲裁也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等的方式向法院寻求解决问题的帮助。
附加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用人单位重新劳动合同法律文书备案
根据相关规定,制定附加劳动合同不需要重复备案。因为附加劳动合同没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其内容和效力都是以主合同为依托的。因此,除非主合同发生变化或终止后需要重新备案,附加合同就不必再次备案。
与主合同中冲突之处如何解决
如遇到主合同与附加劳动合同中存在冲突,一般应以附加劳动合同为准。因为附加劳动合同属于契约自由,妥善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报酬,双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附加合同进行更好的平衡。而主合同则是法律保护的最低标准,不宜插手附加合同相关事项,避免对个人权益造成侵犯。
总结
附加劳动合同在前期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对员工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和商议,满足双方的实际需求。在制定附加劳动合同时,落款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要尽量详尽、准确地列出合同双方所涉及的内容;对于纠纷的处理,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如果遇到主合同和附加合同之间的冲突,一般应以附加合同为准,以避免对员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确保了附加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