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审阶段取保候审
在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指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后,经法院决定对嫌疑人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而预审阶段则是刑事案件审理的初步阶段,包括案件受理、案件分流、证据收集等程序。因此,预审阶段取保候审即是在案件尚未进入审判程序之前,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可以在预审阶段向有关部门或单位申请取保候审。
该如何申请预审阶段取保候审
预审阶段取保候审的申请程序并不复杂,具体如下:
1. 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在预审阶段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建议由律师代理申请;
2. 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根据案情和判决可能判处的刑期、罚金,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适用取保候审作出裁定;
3. 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缴纳取保金。
取保候审的限制和义务
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 不得离开所在的市、县;
2. 不得改变住所;
3. 不得去往指定场所;
4. 不得影响证人作证;
5. 按期到案。
担保人的义务是什么
担保人是指经过法院审核后,能胜任担保的人,担保人需要做出下列保证:
1. 保证被担保人不会逃避侦查或审判;
2. 保证被担保人不会再次犯罪;
3. 在担保期内,接到法院的通知,立即到案。
预审阶段取保候审与保释的区别
取保候审和保释都是在案件尚未审理或审理的过程中,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向法院申请的一种人身自由保证。然而,二者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1. 适用时机:取保候审只适用于预审阶段,而保释适用于审判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
2. 审批程序:取保候审的审核程序由公安和检察机关组成,而保释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由法院独立进行;
3. 担保人:担保人在取保候审中需要缴纳取保金和履行相应的担保职责,而保释则无需担保人。
预审阶段取保候审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1. 取保候审的决定并不能保证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最终不会被判刑;
2. 取保候审需有担保人,如果该担保人无法履行自己的担保职责,则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可能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一旦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将被收回执行强制措施。
预审阶段取保候审是否能保证不被判刑
经过取保候审的决定,并不能保证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最终不会被判刑。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仍需经过法院的审理,且法院判决的结果与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先行取保候审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在面对预审阶段取保候审时,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应当明确这一点,同时妥善安排自己的辩护,并与律师配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预审阶段取保候审可以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在审理开始前恢复自由,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取保候审并不能保证不被判刑,且在申请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的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
因此,对于需要申请预审阶段取保候审的情况,建议请咨询资深律师,规避风险并做好合理的防护措施。